大家知道吗?除了指南针可以辨别方向,在大自然中,有很多的天然指南针,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

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,在天空中指点方向,早上在东边,中午在南边,下午在西边。


阴雨天,树叶也可以来帮忙,树叶多,茂密的一面是南方,树叶少,稀疏的一面是北方。


树木的年轮不仅能够反映树木的年龄,还能辨别方向,南边的年轮间距较宽,北边的年轮间距较细。


北极星是盏指路灯,它永远挂在北方


积雪也会指点方向,哪边的雪化的快就是北方,哪边的雪化的慢就是南方。


只要你仔细观察,多多去想就可以发现大自然的很多天然指南针。

好友在重庆上完大学回烟台工作后,就失掉了“方向感”,其严重程度令人咋舌。
有一次我给她捎东西,告诉她放在了单位的北门传达室,谁料她居然跑到了南门传达室,一通翻找没找到,还把我责怪了一顿,嫌我只告诉南北不告诉左右。
她在重庆上过学,回来后就变得方向感极差,只认前后左右,不认东西南北,每次和她说方向时,都极其费劲。这些情况我知道。但是我远远没料到她失向的严重程度,都工作好几年了,居然连单位大院南门北门都搞不清。
我跟她说,如果搞不清方向就看几点钟的太阳,她反问如果没有太阳怎么办?我无语。也是,重庆城市地形复杂,道路迂回曲折上蹿下跳,再加上阴天多,自然是不太好辨别方向。
“方向感”对于我来说还好,一般不会掉向,不过我也有个“路痴”的毛病——一条路不走个几遍,我一般是记不住的。
有人说,缺乏方向感可能只是一个借口,只要是健全的人,都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,问题是有的人因为习惯性不用东西南北就逐渐被弱化了。就像我的这个朋友,只认前后左右。
在古代,人们判断方向主要依靠北极星、太阳等自然界中的物体,以及后来的罗盘、指南针等。现代人辨识方向,除了继承古代的这些方法外,还有了当今更为精确的导航设备。
生活中,对于一个方向感差的人来说,想克服这个弱项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。比如平日里尽量多出门走走,多在大街小巷之间穿梭;多看地图、留意路线,注意街边的标语指示牌;不要过多依赖各种导航设备,要多用大脑来记忆和分析。
经常这样自我训练,慢慢地就会在大脑中建立一套自己习惯的坐标体系,这样即便没有导航设备,也不用担心迷失在荒郊野外或街头巷尾了。
原创文章作者:工棚里的原始欲望,如若转载,请注明来自百香果号:https://www.huangjinbaixiangguo.com/article/19284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