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解放战争中,桂系军最难打。解放军中关于桂军的印象是“广西猴子猛如老虎恶如狼”。粟裕大将曾形容桂军“顽强”。陈毅元帅指挥攻打泗县,也在桂军身上吃了亏。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,最困难的境地都是桂军造成的。
几乎从共产党武装诞生的那天起,桂系军队始终是国民党军中最难对付的。为什么桂军难以对付?主要因素是桂系不同于其他国民党军队。桂系军队善于山地作战、短促突击和战场机动,攻势一旦发动凌厉而坚决,如有山岳等有利地形作为凭借,打起阻击来十分顽强。
桂系军队的几个特点,与解放军相比,有很大的相似之处。他们同样善于山地作战,是天生的山地步兵。作战中不消极防御,具有很强的进攻精神。机动能力强,战场转移快,发起攻击时不知其所以来,包围歼灭不知其所以往,使解放军很难针对桂军制定相应的战略战术。
桂军为什么那么强?其实要从他们的兵役制度说起。桂系寓兵于农,寓将于学(将官从学生中提拔),学校的校长,既是民团团长,又是县长。实行全面的保甲制度,区、县、乡、镇、村均设民团,常年进行军事训练。这在当时的中国,是前所未有的。
桂军将领重军功不重亲疏,所以军队指挥官和中下级军官均善于指挥作战,不会在指挥中出昏招、错招、差招。
桂军的一线士兵均先经过严格的民团、义务兵训练,必修课有游击战、班级排级连级战斗演练、习武国术格斗、防空防毒等,可谓训练有素,与战斗力良莠不齐的蒋军形成很大反差。
同时,桂军经常实行战史教育,如明朝之狼兵,太平天国之将士,刘永福之抗击法军日军等等战史,以此来鞭策将士之自信心、自豪感。更重要的是,广西人打仗名声在外,将士以此为荣并保持荣誉,故凝聚力强,常能以少胜多。
桂军大多是广西子弟兵,解放军大多以北方士兵为主,与广西人语言不通,难以做瓦解敌军工作。广西是全国最后解放和最后实施土改的地区,桂军不会与其他国民党士兵一样,因家乡解放而产生思想波动。所以,在战斗中桂军往往抵抗到底,不受伤不会放下武器,单独几个士兵也会负隅顽抗。
即使全国解放后,大量分散在民间的桂军士兵仍然落草为匪,啸聚山林,当时广西全境股匪达280股,有军、师、团、营序列的500人以上股匪就有75股。一些县城曾被土匪盘踞半年至一年之久,有4个县城曾被占领,13个县城、150个区、乡政府遭匪进攻,大部分公路桥梁被破坏。
1950年1月25日,国民党退休中将钟祖培调集2800余土匪在恭城发动大规模暴乱,围攻县城,抢劫粮食2.22万公斤,杀害干部群众200多名,影响极为恶劣。
1950年11月14日,毛主席致电叶剑英并告邓子恢、谭政、张云逸等,批评“广西剿匪工作为全国各省剿匪最差者”。广西省委把剿匪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,增调第二十一兵团入桂,剿匪兵力增至2个兵团、17个师零1个团,近20万人。经过1年零7个月以正规部队为主的大规模军事进剿,共歼灭各股匪42.9万人,缴获各种枪械41.7万余支(挺、门),同时收缴民枪23.8万余支。至1952年年末,广西匪患才基本清除。
桂军相比其他国民党军更为强悍,更有战斗力,与近代以来我国兵役制度普遍不健全有很大关系。桂军在北伐革命、抗日御辱中发挥了极大作用,他们的消失,是历史的选择和历史的进步,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不再需要桂军、川军、滇军、黔军这些称呼!
原创文章作者:李小白,如若转载,请注明来自百香果号:https://www.huangjinbaixiangguo.com/article/166724.html